区块链金融应用之道:风险规避与法律规制

区块链金融应用之道:风险规避与法律规制

Read Time: 0 Minutes

区块链因其能助推价值传输的高效性,提升信息的安全度和可信度,最先被金融行业所发现并重视。不过,区块链金融作为新生业态,大众往往将其具象成”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密码学”等概念,而其众多的应用场景才是法律法规的监管基础。区块链金融的应用方向存在哪些潜在风险?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文件对该领域有何指导约束?相关投资人应如何防范此类风险?针对这些主题,GLG 格理集团邀请了专家团成员,中国国际金融研究院首席政策法律顾问杨子亚律师,对区块链金融的应用风险和法律规制进行分析。以下为活动内容摘要。


Q1:区块链金融的应用方向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杨子亚:区块链金融因去中心化的特有性质,挑战了传统的、中心化的制度与法律体系,颠覆了中介化的信用创造方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不可知风险,国内外各经济体的监管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这些风险包括

  1. 技术安全——密钥的丢失或泄露会导致客户信息流出;底层技术依赖的第三方开源平台,其可信节点管理、数据隐私保护、适应业务需求等存在风险;区块链系统难以兼顾业务对安全、性能与效率的多重要求;智能合约因具有强制执行与实时结算的特性,其代码漏洞可能造成业务系统的紊乱。
  2. 网络安全——可信节点可能被攻击;信息可能被泄露,如之前提到的密钥丢失与智能合约漏洞;区块链交易协议及程序也会存在某种欺骗现象,若在交易过程中被忽略,将造成不可逆影响。
  3. 操作运行——首先是系统设计,如金融交易、业务管理、风险预警等系统,若开发时存在漏洞,会引发操作风险;另外,其他的人为操作风险也可能发生。
  4. 监管治理——区块链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相对空缺,导致无法可依,且存在区域执法差异;再者,我们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安全标准;其次,监管体系不对称,监管对象模糊,中国采用分业监管,区块链的特性使其不仅需要金融监管,也需要技术监管;最后,区块链金融的应用探索与安全监管存在矛盾性,其技术本身包含躲避金融监管的属性,而金融审查又需要足够权限,推进跨链融合具有难度。

Q2: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文件有哪些?

杨子亚:目前,我国的金融科技监管相对滞后,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也比较少,涉及的监管机构包括网信办、工信部、中央银行以及证监会。现有的监管文件主要包括:

  1. 红头文件——最近的内容是 2018 年 8 月发布的“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这是第一次把“区块链”三个字放在了红头文件中,我国对虚拟货币的发行和交易秉承着明确态度,严厉禁止区块链名下的数字资产、虚拟货币、ICO 等变相非法集资行为。其他文件包括 2013 年 12 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7 年 8 月发布的“关于防范各类以 ICO 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2017 年 9 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8 年 1 月发布的“关于防范境外 ICO 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提示”、2018 年 1 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为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
  2. 司法部门的通知——最近的内容是 2021 年 9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其中第一条第二款明确提到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其他内容包括 2021 年 6 月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规定的意见二”。
  3. 法律法规——如 2017 年 6 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9 年 2 月网信办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2019 年 10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密码法、2020 年 3 月央行发布的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2020 年 12 月银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办法,以及 2021 年 6 月最高法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

Q3:区块链金融领域的投资人应如何做好风险防范?

杨子亚: 近期的实务案例反映(如 2020 年 4 月 14 号,发生在北京的比特币委托合同纠纷仲裁案),无论是仲裁委或法院,对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正当方式取得的大数据、虚拟财产,越来越多持有较为积极的开放态度,承认其由此获得的商业利益,并予以保护。对区块链金融项目的投资人,我的建议是:

  1. 关注监管机构和司法体系对于区块链金融方面的红头文件、监管思路、法律法规的出台、更新和变化——包括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的发布和更新、区块链金融的监管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2. 技术发展法无禁止即可为,金融领域法无授权不可为——技术发展要打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章,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大胆创新;而区块链金融从业者要多咨询监管机构和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以免创业、创新触碰硬性的法律法规而伤及自身。

关于作者
杨子亚律师,中国国际金融研究院首席政策法律顾问,福汇集团 (NYSE: FXCM) 亚太区前副总裁。她亦曾供职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SAFE)外汇研究中心(原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工商银行等。杨律师从事金融领域工作近 30 年,擅长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等形势分析,以及对金融外汇政策、跨境投资政策、区块链金融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解读释义。其主要执业领域为涉及金融外汇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特别是跨境并购、海外直投、汇率风险防范等法律及金融事务。杨律师曾为多家海外机构就中国公司海外直投/并购项目提供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服务,也曾受邀在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大学开设讲座。
GLG格理集团致力于打造全球知识平台,为需要专业洞见的商业决策者匹配具有一手经验的行业专家,助力他们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做出决策。本文作者曾参与GLG格理集团关于“区块链金融法律规制和实务案例分析”的洞见访谈。如果您想与包括杨子亚在内的GLG专家库约100万专家中的任何一位交谈,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分析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格理集团不予置评或背书,并不负责文章中所涉观点的真实性、关联性或完整性。

订阅 GLG 洞见趋势月度专栏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接收我们的月度通讯,获取来自全球约 100 万名 GLG 专家团成员的专业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