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稳扎稳打、先立后破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稳扎稳打、先立后破

Read Time: 0 Minutes

2021年,相比全球其它经济体,中国领先一步控制住了疫情反复的冲击、领先一步实现了经济回归至趋势增长水平。与此同时,挑战犹存。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2022年,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

 

1月13日下午,GLG格理集团特别举办一场公开网上会议,邀请专家团成员,著名经济学家、国家信息中心前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教授,对宏观经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解读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以下为活动洞见部分摘要。

回看专家完整会议分享

Q1:回顾2021年,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如何?

范剑平:对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做一个总结,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圆满完成年初设定的年度预期目标;在国际上横向比较,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说到圆满完成年初预定年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这也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作为管理经济短期宏观调控所追求的四大目标。

1. 促进经济增长:考核指标是GDP的增长速度。2020年世界最大的20个经济体中,19个经济体都出现了负增长,只有中国保持了正增长2.3%。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平均潜在增长区间在5%-6%之间,因此2021年年初,中国将其增长目标确定为6%以上。而实际上2021年中国GDP增速达到8%。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两年的几何增速达到了5.1%,而美国两年的几何平均增速大体在1%,比中国低了4个百分点。相较疫情前2-3个百分点的差距,中美增速差更为扩大。可以说,在世界最大的20个经济体中,中国不仅年度GDP增速领先,两年平均增速更是领先。

2. 保持物价稳定。中国国内猪肉价格大幅下降,加上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制造业核心位置,国内生活消费品、必需品供求平衡,因此中国全年物价上涨速度远低于年初确定的3%。反观美国,由于采取了对中低收入者发放救济金以刺激消费的政策,中低收入者求职意愿大大降低。且美国中低收入者所需的大量生活必需品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海运能力下降了约40%,海运运费暴涨了10倍,美国港口也由于人工短缺造成了海轮拥堵、卸货能力不足,同时美国国内物流能力也大幅下降。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导致美国CPI一路上涨,到10月份涨幅已达6.4%,是1982年以来美国最高的CPI涨幅。

3. 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说所有劳动力100%就业,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有5%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正常现象。中国目前的失业率大体在5.1%左右,非常接近自然失业率。中国对中小企业的维稳政策,保证了很多人的就业机会。

4. 国际收支平衡。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迟迟无法复工复产,而中国复工复产能力较强,使得很多国际订单流向中国,中国进口随着国内需求呈正常表现,而出口则要优于正常表现。

Q2: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有怎样的趋势?房地产行业政策将有什么变化?

范剑平:2022年,中国出台的政策首先从时间上提前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财政部等各部门迅速响应,提前出台稳增长的具体政策措施。中国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而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前提下,会比去年有所放松,做到“有保有压”。

从财政政策来说,对于地方政策,通过融资平台隐性债务融资的渠道,坚决不会放松。在货币政策上,对于中小企业政策,包括支持科技创新的信贷金融政策、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政策,都进一步明确政策内容,基本上对企业这三方面的信贷需求,都做到应保尽保。面对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明确对于个人抵押贷款会彻底放松;对于开发商真正用于房地产主业的开发贷也要求应保尽保。目前,随着商品房销售形势的转冷,一些房地产企业的美元债和国内的企业债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风险,2022年金融部门也会在分析具体原因后出台对应方案。

尽管去年我国在房地产调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一方面遏制了一些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另一方面也未出现房价的大起大落。现在房地产行业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商品房销售业绩增幅出现负增长,如果能保证充分的开发贷,保证不出现烂尾楼,买房者就不会产生恐慌,就不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尽量满足欲购买商品房的个人抵押贷款,从而逐步恢复商品房的正常销售,即既要遏制房地产企业过去盲目依靠推高债务杠杆力来野蛮生长的势头,又要让多数地产企业逐步退到三条红线之内,保持稳定运行。

Q3: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的预期如何?

范剑平: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是存在的。经过努力,中国在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在5%-6%之间。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客观因素,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放缓。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长期积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无论新老基建,特别是现在绿色、能源方面的基建,还有大力发展的空间,再加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规模,造就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基础设施的条件。

中国现在已有4亿多人口达到中等收入阶层的水平。未来15年,中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将带动新就业,而这些就业的收入都相对较高,所以未来15年中国再增加2亿中等收入群体,就可以使其成为世界上增长潜力最高的市场。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国家要稳扎稳打、先立后破,不要出错牌,要给予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足够的信心。

图片


关于作者

范剑平教授独立经济学家,此前为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兼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2013年,范教授同时还担任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顾问,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原为中国信息协会预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导师主席团执行主席。范教授长期在国家发改委系统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级重要课题和第十,十一,十二个五年计划专题研究。范教授对宏观经济政策、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有重要影响,多次荣获国家发改委科技进步奖。


GLG格理集团致力于打造全球知识平台,为需要专业洞见的商业决策者匹配具有一手经验的行业专家,助力他们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做出决策。本文作者曾参与GLG格理集团关于“稳中求进,迈向2022——新格局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展望”的网上会议。如果您想与包括范剑平在内的GLG专家库约100万专家中的任何一位交谈,请与我们联系

订阅 GLG 洞见趋势月度专栏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接收我们的月度通讯,获取来自全球约 100 万名 GLG 专家团成员的专业洞见。

订阅 GLG 洞见趋势月度专栏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接收我们的月度通讯,获取来自全球约 100 万名 GLG 专家团成员的专业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