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分析

“e+医”: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分析

Read Time: 0 Minutes

《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蓝皮书》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慢病人群众多,多类慢病病种患者人数达千万级甚至亿级。且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互联网慢病管理有助于减缓病程,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致死率与致残率,甚至可以达到不影响患者生活的效果。报告同时指出,2019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达694亿元人民币,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2177亿元,预测年复合增速达25.7%。那么,目前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正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驱动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GLG格理集团对话智云健康(原掌上糖医)首席医学官及联合创始人张玉琴女士,聆听她对于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的前景展望。以下为会议纪要节选。


什么是慢病管理?

 

张玉琴:慢病管理在传统意义上指的是对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监测、连续监督评估以及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以及政策,包括慢病的早期筛查、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以及慢病人群的一些管理效果评估等。互联网慢病管理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平台来提供慢病管理中某一环节或者所有环节的服务,如线上血糖、血压、血脂、癌症肿瘤等的管理。而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医疗或者互联网医院线上的医生为慢病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服务。平台聚合医院、医生、患者、医保、药厂、医疗器械企业、药店等部分或全部产业链成员,并为产业链上下游赋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主要形式

 

张玉琴: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主要形式大概有三种:

  1. 以单一的实体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慢病平台。以公立医院或实体医院为主体,也可以集合多家互联网医院打造一个多平台的松散型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平台可以由实体医院自建,也可以联合互联网技术厂家共建,还可以由政府主导,形成医联体模式,并向一些互联网属性的公司采购建设整个互联网平台。
  2. 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慢病平台。以互联网企业为主,集结多省域互联网医院或平台。
  3. 电商形式连通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平台。这种形式在前两年更多一些,比如平安互联网医院、阿里互联网医院、京东互联网医院等。

以上三种形式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两种——严肃医疗和消费医疗。严肃医疗简单来说就是以治病为主,而消费医疗更多是消费,消费者能够在平台上进行一些围绕慢病管理必要的消费。

严肃医疗和消费医疗两部分组成了整个形态,并为产业链带来价值。

  • 对消费者而言,为中国慢病人群提供长期管理,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资源。
  • 对医生而言,帮助医生进行帮患者管理、日常问诊,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 对医院而言,帮助医院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度,为临床科研便捷地提供数据。
  • 对产业链参与者而言,为各方提供赋能,互惠互利。如帮助药品、医疗器械公司进行药品、耗材的推广,帮助药店做一些药品销售、更快更好地获得医疗处方等。

 

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主要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张玉琴: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应该是从2014年开始的,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前两个生命周期(2014年-2019年),即“前流量期”中,行业患者流量快速积累。在后面的成熟期和衰退期,即“后流量期”中,如何实现流量变现是主要问题。2020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冠疫情将行业从成长期到成熟期快速推进。可以看到,受疫情的影响,慢病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了,互联网慢病管理从提供数据监测服务也逐步进步到给患者提供一部分解决方案。在这个推进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驱动因素:1. 政策利好2020年以来,医保支付已局部介入互联网医疗,商保也逐步介入,同时4月首次提出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保,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7月出台的意见也进一步针对几个行业热点话题做出了要求,包括明确诊疗范围、医保支付和审批。整体来说,尤其是疫情以来,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与鼓励是密集型的,对行业产业链的推进大有裨益,使得整个行业进入迅速的拓展期。2. 经济支撑和社会因素

  • 经济因素:慢病管理行业持续火热,慢病管理领域资本利好,行业发展非常好。
  • 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医疗资源需求下沉、医保控费、互联网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居民健康管理意识增强,这五大元素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的助推器。

3. 科技发展推动慢病管理解决方案的完善。

通过大数据科学分析,平台给予患者可参考的慢病管理方案,实现更好的精准医疗。这是慢病管理服务的最佳方式,也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此外,社区、家庭、医院三位一体服务将代替以医院为主的服务,患者自我管理为主将变成医生管理为主。

未来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或将迎来四个趋势的发展,一个是线上医保。去年还在讨论医保能不能实现线上支付,如今医保支付已局部介入,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开通;二是院外的处方市场;三是慢病的分级诊疗逐步落地二三级市场;四是用户习惯逐步由线下转变为线上。我相信通过我国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这样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朗,也会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关于作者

张玉琴,智云健康(原掌上糖医)首席医学官及联合创始人。

张玉琴女士自2015年至今在智云健康(原掌上糖医)担任首席医学官及联合创始人,主要负责该公司的运营统筹、市场策略、业务拓展及医院渠道的开发等动作。此前,张女士曾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担任主治医师,专注于内分泌糖尿病临床治疗与研究数十年,她亦曾在默克、葛兰素史克、强生医疗等知名企业担任医疗市场及营销高级专家,张女士在糖尿病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和商业实战经验。同时,作为智云健康(原掌上糖医)的创业元老,张老师对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头部企业、商业模式及运营情况都非常熟悉。


 

GLG格理集团致力于打造全球知识平台,为需要专业洞见的商业决策者匹配具有一手经验的行业专家,助力他们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做出决策。本文改编自GLG格理集团电话会议: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的前景展望。如果您想阅读完整会议纪要,或者想和张玉琴女士或GLG专家库约100万专家中的任何一位交谈,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分析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格理集团不予置评或背书,并不负责文章中所涉观点的真实性、关联性或完整性。

订阅 GLG 洞见趋势月度专栏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接收我们的月度通讯,获取来自全球约 100 万名 GLG 专家团成员的专业洞见。

订阅 GLG 洞见趋势月度专栏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接收我们的月度通讯,获取来自全球约 100 万名 GLG 专家团成员的专业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