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疫情,在疗效、研发速度周期、成本价格、生产的可拓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的 mRNA 疫苗技术路线开始备受关注。国外企业如莫德纳已获得紧急批准、复必泰与辉瑞已获美国全面授权,在国内,斯微生物、艾博生物、智飞生物入股的深信生物亦在布局 mRNA 疫苗,整个赛道在国内外已进入百花齐放的状态。受新冠疫苗研发影响,能够改造出多样蛋白质的 mRNA 路线,在感染和肿瘤等领域亦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发展现状如何? 未来又面对怎样的挑战?GLG 格理集团很荣幸邀请到专家团成员,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 吴教授,分享 mRNA 疫苗的前景与发展。以下为会议活动精选内容。
吴克:mRNA 是 1961 年被发现的一个物质,而 mRNA 疫苗的概念最早在 1990 年代被提出,之后,它的各方应用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此次新冠疫情为 mRNA 疫苗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从机理上说,mRNA 疫苗实际是通过体外转录构建的核酸疫苗。通过把目标蛋白质基因化的无害小片断提纯给人体的免疫系统学习,让它识别这个病毒,攻击病毒。未来肌体在碰到病毒的时候就能快速产生所需要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防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播,避免后续疾病。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 疫苗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 免疫原性更强。mRNA 可以利用人体自体细胞的一些元器件直接翻译成为蛋白质。也就是说,蛋白质能够表达我们所需要的抗原性,能被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识别为外来抗原,再驱动树突状细胞(DC)来进行后续加工,激活B细胞和T细胞。所以它既能够引起体液免疫,也能够引起细胞免疫,形成双重免疫反应。
2. 免疫原性更好。mRNA 是在人体细胞内直接表达出物理蛋白,这种表达可以达到天然蛋白质的完美构象。此外,mRNA的整个工业化制备过程基本不使用生物源的材料,也就是不需要细胞、系统等来生产疫苗,因此可以避免来自于细胞培养体系所带来的包括蛋白质、DNA等外援因子的污染。
3. 高效持久性。目前我们还可以通过适当修饰 mRNA 的一些序列以及递送系统来调控 mRNA 在体内里的表达,延长半衰期。
4. 无需佐剂。mRNA 自身就是一个佐剂,所以 mRNA 疫苗不需要佐剂。而其他疫苗技术路线,如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都必须使用佐剂帮助实现抗原的可持续性,引起更为理想的免疫。
5. 开发速度快。针对最新的变异毒株,理论上 mRNA 新疫苗可在数周之内就完成研发。而用亚单位或者是灭活疫苗等其他技术路线,则要持续数个月甚至更久。
Q2:除了新冠疫苗,mRNA 技术还运用于哪些疫苗的制造?
吴克: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 9 月 2 日在某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截止到 2021 年 7 月 31 日,全球的 mRNA 公司有 180 个在研产品,其中有 76 个是预防性疫苗,32 个是治疗性疫苗,72 个是治疗性药物。在 76 个预防性疫苗中,新冠疫苗占 22 个,其他的感染性疾病有 40 个;32 个治疗性疫苗中有 21 个是肿瘤疫苗,其中有 16 个是单一癌种,5 个是个体化肿瘤疫苗;72 个治疗性药物中,13 个是治疗癌症的药物,20 个治疗罕见病的,17 个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这也就意味着 mRNA 大概是运用于三大领域——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未来,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被控制,新冠疫苗所占比重会逐渐下降。根据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最新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35 年,整个 mRNA 市场规模将达到 230 亿美元左右。新冠疫苗所占比例大约为 22%,其他感染性疾病疫苗比例大概为 30%,治疗性疫苗约为 32%,治疗性药物的比例约为 16%。
吴克:目前整个行业发展历史较短,不够成熟,处于蓝海的状态。因此,虽然中国在这条赛道上大概落后世界十年,但是这个距离不是特别远,我觉得还是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想要在这条赛道胜出,实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是否领先,包括对整套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理解是否深刻、团队能否扎实地开展工作。2. 资源是否领先,能否在大家同时申报的竞争中率先通过,先人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等后续流程。能够走得最远的企业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资源最好的。3. 财力是否领先,这是一条烧钱的赛道,因此需要雄厚的财力。
我认为 mRNA 技术本身有一个成熟度,包括赛道玩家内部的资源、技术的掌握、团队的磨合等方面能否到位,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成熟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方面。
不过,尽管 mRNA 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赛道,它并非万能药,也就是说 mRNA 技术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武器,但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方案。如细菌类的疫苗,成分更加复杂,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之下,mRNA 是无所适从的,还是只能利用传统手段去开发。
此外,目前 mRNA 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成熟度还不够,不论是原材料还是制造产能等各方面,都还有一些瓶颈尚待突破。因此,目前的 mRNA 终端产品没有价格优势,要比其他技术平台产品价格更贵一些。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成熟,未来我们还是可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mRNA 的终端产品应该会体现出一定的成本优势,只不过不是今天。
吴克先生,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公司致力于人用多价轮状病毒疫苗、新型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重量级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吴克博士拥有近 30 年以上的疫苗行业经验,成功主持开发出多个 CFDA 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并且拥有中国和 PCT 专利申报及授权多项。
GLG格理集团致力于打造全球知识平台,为需要专业洞见的商业决策者匹配具有一手经验的行业专家,助力他们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做出决策。本文改编自 GLG 格理集团电话会议“mRNA 疫苗技术路线差异以及发展现状”。如果您想与包括吴先生在内的 GLG 专家库约 100 万专家中的任何一位交谈,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分析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格理集团不予置评或背书,并不负责文章中所涉观点的真实性、关联性或完整性。